热点 | 正式关闭!印尼最大纺织巨头Sritex破产,廉价劳动力不再重要?
美都新闻网报道,中爪哇省三宝垄地方法院在去年的10月28号正式宣布印尼纺织业巨头Sritex公司破产,可能导致约2万名员工面临失业风险。
到了2025年3月1号正式关闭。印尼工业部长阿古斯表示,政府已根据普拉博沃总统指示,启动多部门联合措施,力图帮助公司恢复运营,避免大规模裁员以保护员工利益。
60年老牌巨头的轰然倒塌
2024年10月,印尼最大的纺织企业——成立于1966年的PT Sri Rejeki Isman Tbk(Sritex)被中爪哇省三宝垄地方法院正式宣布破产。这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行业巨头,曾被誉为东南亚最大的综合性纺织生产商,巅峰时期市值高达数十亿美元,客户包括优衣库、H&M等国际品牌,并为印尼军队提供制服。然而,其辉煌最终因债务危机和经营困境戛然而止。Sritex的破产直接导致约2万名员工面临失业风险(部分子公司数据称总员工数曾达5万人),并波及上下游产业链,包括纱线、纤维等原材料供应商的生存。印尼政府紧急介入,总统普拉博沃要求工业部、财政部等四大部门联合制定救助方案,但企业能否重生仍存疑。
内外交困下的必然结局
1. 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薄弱
Sritex的崛起曾受益于全球化红利:其65%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尤其是日本、欧美等地的服装品牌订单。然而,这也使其成为全球经济波动的牺牲品。2020年后,地缘政治冲突(如俄乌战争)、欧美市场需求萎缩,叠加中国、越南等国低成本竞争,导致出口订单锐减。与此同时,其国内市场份额(56.97%)被廉价进口纺织品挤压,例如一件进口成衣售价仅为本土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
2. 债务危机与财务失控
Sritex的债务规模堪称致命。截至2024年,其短期负债达1.13亿美元,长期负债高达14.9亿美元,涉及花旗、汇丰等23家国内外银行。债务重组失败后,公司现金流断裂,被迫裁员并缩减产能,最终触发破产程序。财务恶化的根源在于收入下滑与成本失控:2024年第二季度,其净销售额为1.3172亿美元,但销售成本高达1.5024亿美元,导致单季度亏损1851万美元。
3. 技术滞后与产业升级失败
作为劳动密集型传统企业,Sritex长期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优势,生产设备陈旧,数字化转型迟缓。尽管印尼政府近年呼吁纺织业向智能制造转型,但Sritex仍以纱线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占总销售额51.79%),未能适应全球市场对可持续性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变化。相比之下,中国、越南企业通过自动化与绿色技术提升了竞争力,进一步挤压了Sritex的生存空间。
4. 政策环境与监管矛盾
印尼政府政策的不连贯加速了行业危机。例如,2024年《贸易部长第8号条例》放宽了纺织品进口限制,导致本土市场被低价进口商品淹没。尽管工业部提议修订该政策以保护国内产业,但政策调整滞后,企业已无力回天。此外,能源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印尼2023年最低工资同比上涨5%)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成本优势。
传统产业出海的生存法则
Sritex的案例为试图通过低成本扩张“出海”的传统企业敲响警钟。
1. 多元化市场布局,分散风险
平衡内外市场:过度依赖出口易受国际局势冲击,企业需深耕本土市场(如印尼2.8亿人口基数)并开拓新兴市场(如非洲、中东),形成“内外双循环”。
灵活供应链管理:建立多区域生产基地和供应商网络,避免因单一地区动荡导致供应链中断。
2. 技术升级与创新驱动
推动数字化转型:引入智能生产设备与数据管理系统,降低人力依赖并提升效率。例如,采用AI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管理。
转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端代工转向功能性面料、环保纺织品等细分领域,提升利润率。
3. 审慎财务与风险管理
控制杠杆率:避免盲目扩张导致的债务累积,优先通过股权融资或政府补贴缓解资金压力。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定期评估市场波动、汇率变化等风险,提前制定应对预案。
4. 政策协同与合规经营
深度参与政策制定:企业应联合行业协会,推动政府完善产业保护政策(如反倾销措施、关税调整),抵制不公平竞争。
合规与本地化融合:在海外投资时,需研究当地劳工、环保法规,避免因文化冲突或法律纠纷陷入被动。
当劳动力不再是成本,而是资产
不管是从管理,还是从财务的角度,传统企业往往视劳动力为成本。
企业会本能地压缩工资、延长工时,这种恶性循环在Sritex的案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该公司长期依赖廉价工人,懒于在产品升级和制造升级上发力,而其竞争对手申洲国际打造的智能工厂,人均产出是传统工厂的3.6倍,这正是Sritex订单流失的关键。
而Sritex的陨落则是一个负面典型,印证了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的残酷性:当企业沉迷于静态比较优势,就会成为产业升级的牺牲品。
早年京东物流打破行业传统投入60亿元为30万一线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后,员工主动离职率下降65%,包裹分拣效率提升40%。而今京东以超万亿营收跃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第一,充分证明了员工资产所带来的价值显现。真正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人力成本转化为人力资本,把设备投资转化为数字资产,让制造优势升维为创新势能。
未来十年,全球纺织业的竞争已不是劳动力价格的比拼,而是智能化程度、绿色化水平、柔性化能力的立体战争。那些仍在廉价劳动力迷梦中徘徊的企业,终将被裹挟着技术浪潮的新商业文明所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