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常见测试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有哪些?怎么改进?
1:pH测试
pH超标的危害:
如果服装产品的pH值处于较强的酸性或碱性状态,则不仅会有损产品本身,而且对人体的皮肤产生过度的刺激,容易引起皮肤免疫紊乱,从而引发皮炎、皮肤瘙痒等症状。
超标的原因:
①企业为降低成本,随意减少生产工序,对经过染色、整理或特殊工艺处理后的产品没有进行充分水洗或酸碱中和,致使 pH值偏高或偏低。
②生产企业使用一些价格低廉、质量不稳定的直接染料、涂料进行染色和印花。使用这些染料生产的产品在进行弱酸、弱碱中和后,产品发暗,没有光泽,甚至色相发生变化或留有难闻的气味。因此为保持产品的鲜艳光泽,有些企业明知道产品pH值偏高,也不进行中和,造成了产品质量不合格。
改进建议:
面料或者成衣检出pH不合格,一般通过酸碱中和的原理重新调节面料的pH。pH不合格大都是偏碱性,可用来调节的酸剂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为冰醋酸和柠檬酸两种, 冰醋酸具有挥发性且有刺激性气味,柠檬酸调节pH较稳定,因此一般建议使用柠檬酸调节较为合适,但是要注意控制用量,过量会影响手感,还容易引起黄变。
2:色牢度测试
色牢度不合格的危害:
色牢度好与差,直接涉及人体的健康安全:色牢度差的产品在穿着过程中,碰到雨水、汗水就会造成面料上的颜料脱落褪色,则其中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都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人体皮肤的健康;另一方面还会影响穿在身上的其它服装被沾色,或者与其他衣物洗涤时染脏其他物。因而该项目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测试中一项常规检测项目,也是造成服装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不合格项目。
不合格的原因:
染料染着不良,浮色多及染后水洗、皂洗不良导致良皂洗色牢度的下降。
改善建议:
①染色时如采用水溶性染料,宜采用固色剂和处理等方法,以改变染料的水溶性,提高色牢度。
②要慎重选择助剂,使用的助剂不能影响到各项色牢度。
③合适的水洗工艺,选择适用的表面活性剂减少织物表面浮色。
3:甲醛超标的危害
甲醛超标危害:
如果服装产品中甲醛含量超过一定的范围,则其在人们穿着的过程中,会逐渐释出游离甲醛,并对人体呼吸道及皮肤产生损伤,严重的会引发水肿、头疼、皮肤病变等症状,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甲醛超标原因:
①多由后整理助剂造成的。
②含甲醛涂料染色粘合剂导致:例如含甲醛类固色剂等、印花所用的浆料(固浆、胶浆等)。
③甲醛污染的助剂。
改善建议:
一般甲醛超标可以通过高温过热及洗水来解决。
②使用专业的甲醛去除剂去除。
4:禁用偶氮(可分解致癌物芳香胺燃料)超标的危害
使用了该类偶氮染料染色的服装或其他消费品与人体皮肤长期接触后,会与代谢过程中释放的成分混合并产生还原反应形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被人体吸收,经过一系列活化作用使人体细胞的DNA发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因。禁用偶氮染料释放出来的毒性和致癌物远远大于甲醛。因为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不但不溶于水,而且无色无味,不仅很难发现和分辨,而且无法消除。在其生产过程中还会大量排污,由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偶氮超标原因:
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不合规的低价染料。
改善建议:
布料上的偶氮是去不掉的,偶氮一般是染料中的分子结构,一旦和纤维结合,很难去除。偶氮超标的面料是不允许流入市场的,只能将其处理掉。
5:重金属超标的危害
①破坏人体组织细胞,导致人体骨头变细、慢性中毒。
②破坏人体蛋白质结构,引发各种副作用危害健康。
③引发肌肉麻痹,发育停止,生育能力低下。
④随意排放,在大自然中累积,再次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
重金属超标的原因:
在纺织品的原料、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引入重金属。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后期加工过程,如各种金属络合物、媒介染料、酞菁结构染料、固色剂、催化剂、阻燃剂、后整理剂等以及用于软化硬水、退浆精炼、漂白、印花等工序的各种金属络合物等。
改善建议:
①在生产化学纤维时,在切片生产中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引发剂、催化剂,在纺丝过程中避免使用含重金属的抗菌剂,积极使用无重金属的替代品。
②根据各生产商的产品资料在染化药剂及辅料的筛选上做出比较系统的研究,在纺织纤维及纺织品加工中避开相关的含有重金属的染化药剂及服装辅料。
6: 邻苯超标的危害
邻苯二甲酸醋类增塑剂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质,其作用相当于雌性激素,而且该类物质会挥发,已经证实可以通过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被人体吸收,长期接触会导致生殖系统方面的危害。
邻苯超标的原因:
常常存在于增塑剂中,增塑剂具有使产品更易成型的功能,过多和过量使用则会造成其中的部分化学物质超标。
改善建议:
减少使用或者用其他产品代替邻苯二甲酸酯超标类增塑剂。
更多的危害详见下表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文章内容仅供参考)